第(3/3)页 “柱子家的二小子可以啊,还真让他弄成了,这事军区答应了?”余从戎笑着道。 “嗯,我才接到通知。” “我们要做什么准备?” “等八一厂的来了再说,我哪知道人家具体要拍啥!” “哦,这么好的事,我去告诉万里。” “千里就不用我说了,他应该知道的比我早。” 不久后,剧组入驻粤省军区某部,开始拍摄。 真实的军营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官兵自然是鲜活的。 官兵们由最初的不好意思,不知所措,渐渐变成了做真我,为拍摄增添了许多剧本之外的真实感。 拍摄间隙,龚雪抽空去探望了在家养胎的周白鸽。 “五弟妹,感觉怎么样?”龚雪看着周白鸽微微隆起的小腹,关心地问。 “挺好的,就是有时候闷得慌。”周白鸽笑着拉龚雪坐下,“你们拍戏才辛苦呢,我看耀宗那小子写的故事挺好,就是把我写成那样,怪不好意思的。” “五婶,您可别这么说,您和五叔就是现成的榜样。”正好过来探望的何耀宗接口道,“导演还夸呢,说咱们部队的官兵本色出演,效果特别真实。” 周白鸽被逗笑了:“你五叔要是知道能上电视,指不定怎么臭美呢。对了,三嫂,拍戏累不累?” 龚雪摇摇头:“还好,剧组大家都挺照顾的。就是这南方的天气,比四九城热多了,穿着军装一会儿就一身汗。” 妯娌俩聊着家常,分享着各自的工作生活,然后何耀宗就当了一回厨子。 老何家的男人怎么可以不会做饭呢,这顿饭自然是受到了两个婶子得夸赞。 花开N朵各表一枝,再说何雨鑫这边,过了年他在四九城忙得脚不沾地。 凭借敏锐的眼光和积累的人脉,他不仅在老城区核心地段入手了几套位置绝佳的四合院,更是按照何雨柱的要求开始寻找合适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。 连李成儒都被他拉上为黄河集团在内地的长远发展跑马圈地。 期间,他还收到了周父的几份托付,利用集团的国际渠道,成功为内地引进了几单大型二手设备。 这些设备技术在仍属先进,主要还是受世界大环境影响那些厂矿都干不去了,才捡了便宜,价格自然不用说,远低于全新设备。 值得一提的是,其中一笔交易,鄂省某方单位不想贷款,又付不起设备款,人家主动提出要跟黄河合资,经过几轮磋商,签订合同后,那家精密仪器厂由此挂上了“黄河”的牌子,成为黄河集团深化内地产业布局的又一步棋。 何雨鑫也没忘了大哥说的计算机产业基地的事,他跑遍了四九城,最后还是选在了中关村。 地拿下来后,然后他就开始联系帮君悦盖楼的那些公司,谈建厂的事情,这么大的工程对方求之不得,很快意向就签订了,由于君悦的工程还没做完,所以要等一等。 厂子有了着落,下一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,人。 他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中关村渐渐崭露头角的联想。 特别是那位主持开发了“联想式汉卡”的倪光南总工,更是他重点想争取的目标。 他亲自上门,开出的条件堪称优厚:高薪、独立实验室、充足的研发资金,甚至承诺解决家属工作。 然而,几次接触下来,结果却不如人意。 倪光南态度很客气,但意向却很明确,不去。 他所在的团队正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,一心想要做出真正属于中国的计算机,对于何雨鑫这边虽然条件诱人,但“外资”的背景,让他们多少有些顾虑,最终婉拒了邀请。 挖角失利,让何雨鑫有些挫败感。 他打电话给香江的何雨柱汇报情况,语气里带着无奈:“大哥,联想那边没谈下来,倪工他们志向远大,觉得咱们这庙,可能不够‘根正苗红’。” 电话那头,何雨柱笑道:“这才哪到哪,再说了强扭的瓜不甜。我们要做的事估计十年二十年后他们才会反应过来,这就是眼光和选择的问题,他们会后悔的,终身。” “有这么夸赞?”何雨鑫惊讶道。 “有,等以后他们想来咱们还要看看他们够不够格呢。” “可是,国内这方面有经验的人才太少了”何雨鑫皱眉道。 “其实并不少,只不过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罢了。” “怎么说?” “你现在的关系也不少了,去问问那些研究所,里面因为条件所限,空有抱负却难以施展的人,才是我们更应该去找的。” “啊,我想到过那些地方,觉得不好去挖人就没去。” “怕什么,该去就去,又不是把人挖出国。我记得前两年看过一些内部资料,上海无线电十四厂有个叫王守觉的工程师,在模拟电路方面很有想法;还有一位叫许居衍的专家,在集成电路设计上很有见地,反正诸如此类的很多了,你你派人去接触一下,不要影响人家正常工作,态度诚恳一点,听听他们需要什么。” “好。” “另外,新加坡实验室那边,我可以先帮你调几个骨干过去撑起前期框架,带带新人。” “嗯,其实没那么急,厂子还没开建。” “厂子是厂子,你可以先租个地方搞实验室,设备么,按照新加坡的给你搞全套。” “太好了。” “大学你也要留意一下,还有鲁省省会有个浪潮你可以去看看,那边应该有不少人才。” “哥,你在香江怎么比我这个在内地跑的消息还灵通,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消息渠道没告诉我?” “多看报纸。” “好吧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