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9章 沦陷-《一寸山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要撤,而且要撤得出去。

    秦忠孝下了屋顶。时间紧迫,他要参谋长立刻收拢二营的一个连,全力向东城打。假如东门已经被日军袭占,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来并据守之,为全团突围打开通道。

    秦忠孝选择从东城突围,是有他的道理的。在丰店驻防的日子里,黄埔出身的中央军上校,不光派人去北边的日占区侦查,对县城东西南三边的情况,也做了摸底。

    丰店以西是大山,穿行山中的小路继续向西,出大山即是纵贯山西的同蒲铁道线的铁轨;丰店以南,有条大道先向南、后折向西,同样到达同蒲铁道线,并且是到达同蒲线上的重镇:文城。

    这两条路,秦忠孝都不会选。因为他至今无法得知日军此次重兵进攻丰店的同时,是否会另派兵力沿同蒲线南下。391团眼下的人马,已经没有了任何重武器,如果暴露在地势开阔的同蒲铁道线一带,一旦遭到攻击,无异于屠杀。至于文城,那是晋军独12旅的旅部,逃跑的田明达团的大本营,此刻秦忠孝对他们已毫无信任感。

    唯有向东。

    丰店以东,与西面一样是大山,但穿行小路进入大山,沿途颇有几处村屯山寨,虽不像丰店县城城墙那般坚固,但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

    秦忠孝的撤退令由团部下达,用人员口令一路向西城传递,那边的一营是秦忠孝最担心的,由于这一次布势,是拉长了一条战线阻击北城的日军,因此一旦撤出战斗,最西边的队伍也最容易被敌阻断。

    这是一场比刚才的阻击战还要激烈的血战,双方的兵力在细长的战线上绞在了一起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局部区域甚至爆发了白刃战。秦忠孝紧急组建了若干个火力小分队,集中了轻机关枪和*,占据十多处屋顶制高点,一边扫射日军,一边引导、掩护全团向东城艰难地转进。

    事后证明,正是这十几个制高点发挥了决定性作用。391团的官兵战术素养较强,撤退伊始,就主动朝着离自己最近的制高点的方向猛打,这样,长长的散兵线,逐渐就聚拢成了几十人为一队的十几股力量,他们倚仗着对街巷地形的熟悉,在制高点的协调和指挥下,遥相呼应,互为犄角,缓慢但坚定地由西向东且战且退。

    日军在陌生地带打巷战的劣势却暴露无遗了。

    由于相川大队得到了福田大队的夹击支援,南北两队日军毫无顾忌地杀进了391团的防线,就连相川少佐以及福田大队的副大队长,也都亲自卷进了巷战战局。等到日军发现了来自头顶的支那军火力制高点极具威胁的时候,各自为战、焦头烂额的他们已经组织不起有规模的掷弹筒分队予以清除打击。

    就这样,391团在付出了三百多人阵亡(没有人被俘,破城的日军根本不打算抓俘虏,凡遇伤兵或投降者,一律就地杀戮)的惨重代价后,主力终于打到了东门。之前,参谋长已经带人与袭占东门的鬼子拼死力战,夺回了城门的控制权,他们居然还幸运地缴获了两挺九二重机枪——那是福田大队为了轻装穿插391团的侧后,置留在这里的重武器。
    第(2/3)页